炒股的智慧讀書筆記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第〇章、前言

本書由一位華人以他在美國炒股的經歷為基礎,簡單扼要的講述了以炒股為生需要注意的各項要點。 之前看過範▪K▪薩普博士的《財務自由之路》,一本不錯的教授讀者建立交易系統的書,可是因為作者不是華人,翻譯過來後的版本晦澀難懂,而今天這本《 智慧》由華人以中國人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把高深的智慧說出來,通俗易懂。

作者透過三個小故事「年輕人出門闖世界」、「賭徒何以賺錢」、「小偷的要領」講述了三個道理:選擇了大膽做,不要後悔;玩遊戲時要摸清對方的心態;買 的時機不算什麼本領,重要的是怎麼賣。

第一章、炒股的挑戰

炒股的理論知識並不是特別難,難的是戰勝自己。

炒股與人性:如果想笑傲股市,就必須克服人性的弱點。

特殊的賭局:股市可以視為賭場,然而卻與澳門賭場有所不同。

1.時刻面臨選擇

2.可能意外承受超額損失

3.澳門賭場的莊家不會查看賭客的底牌,然而A股會,呵呵噠。

一般股民為何失敗:

1.炒股更多是藝術,而不是科學

2.人性天然偏好確定性,不喜歡機率思維

3.人的發財心太急

4.人好剛愎自用

5.隨波逐流的人生經驗不適合股市

6.人喜歡報復

7.人性喜僥倖

8.人因為損失厭惡大於獲得喜好,所以在不肯停損的同時又急於賺小錢,這與cut loss,let profits run的華爾街家訓背道而馳。

第二章、股票分析的基本知識

作者簡單粗暴的把分析方法分為兩種:一是基本面分析(價值投資用的多),二是技術分析(分析價、量、時之間的耦合關係)。

基本面分析:分為宏觀經濟情勢及微觀產業、企業發展分析。 各有各的分析方法,不再贅述。

技術分析:依據是人在參與市場交易時的心態變化與其它一些變數之間的耦合作用。 簡單地說就是看圖。 這裡只說下我印象深刻的幾張圖,也是作者認為十分有用的圖。 升勢圖、跌勢圖、支撐位與阻力位、雙肩、肩頭肩。

在上升趨勢中,一浪高過一浪,即新的波谷要高過原來的波谷,而新的波峰要高過原有的波峰。 上升時應當放量,回調時應縮量,否則就是不正常運動。 下降趨勢中,一浪低過一浪,交易量沒有特別之處。

阻力線與支撐線不言自明,他們的存在原因是投資者心態作用的結果。 阻力線一旦向上突破,就變成新的支撐線,而支撐線一旦被向下突破,變成新的阻力線,背後的股民心態可以琢磨。

雙肩圖中的突破點是賣點,而肩頭肩圖中第二個肩頭突破失敗,那裡成為新的阻力位,當再次向下突破支撐時,是賣點。 如果把雙肩圖和肩頭肩圖倒過來,就變成了兩個好的買點。

均線讓中長趨勢更加明顯。 交易量與股價的互動關係是判斷股票運動是否正常的重要因素。 股價短期可以被操縱,但是長期趨勢是難以被操縱的。

讀懂書中要義存在薄—厚—薄的過程,同樣學習炒股也是如此。 當多頭市場時,全力賺錢,而熊市則多看少做。

第三章、成功的要素

1.兩個要點:敗而不倒(保本)、追求卓越(持續獲利)

Advertisements

我認為要達到這兩個中間目標,就需要建立數學期望為正的交易系統。 透過提高每次的成功率,同時實現賺錢時賺大錢,賠錢時賠小錢(一個較窄的停損通道)。

2.資金管理

這方面我認為撒普博士的《自由之路》講個更好更有系統一點。 就我而言,每次交易我可以承受單次交易金額10%或整體資金2%的風險,據此進行停損。 另外,套用李大霄名言,一定要餘錢投資、理性投資。

注意危險訊號:這點切膚之痛啊! 需要慢慢摸索。

3成功者共性

強烈的願望;做事情的決心(富蘭克林的美德之一);樂在其中(跳著踢踏舞去工作);孤獨前行(合群、聽話、隨大流是成功的敵人);節制、耐心(富蘭克林的 美德之一);適合自己的系統;超前大眾一步(只能是一步,多了少了都不行);知行合一。

第四章、買賣的時機

1買

原則:基本面+技術面分析並重,以臨界點為買點(如何找出臨界點需要摸索,在第二章有敘述),同時設定停損和停盈策略。

2賣

注意危險訊號;保本;縮小損失(如果不得不的話);多級百分比利潤折回止盈策略;協調第三和第四條(這個真是藝術範疇了,止損太窄的話,很快就退出了, 停損過寬雖能留在交易裡,可是如果真的停損後會損失一大筆)。

3選股

大勢正確;在多頭市場中選強勢股群;從中尋找龍頭股。

4交易系統要盡可能的全面

市場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要有對應計畫。 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牆上貼了20世紀各次經濟危機時的報紙報道,巴菲特用這個提醒自己什麼壞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本章總結一句話:Cut loss short,let profits run!

第五章、華爾街家訓

停損;只買3、4檔股票就行;困惑時清倉;忘掉買價;不頻繁交易;不接掉落的刀子(楊百萬也曾以為過早抄底而抄到半山腰);不向下 攤平成本(這對價投和投機都是優勢策略);保本;獨立思考;忽視表面的「股價高低」;按計劃執行;不和股票談戀愛;市場從來不會錯。

第六章、從有招到無招

需要克服以下心理障礙:恐懼、貪婪、希望

第七章、把握大機會

本章講了歷史上的經濟泡沫,《非同凡響的大眾癲狂》裡有更詳細的描述。 透過分析這類故事,可以從中狠撈一筆。

第八章、股市學校四段論

第一階段:蠻幹。 不貪也不怕,沒什麼方法,透過「大V」薦股、「內線消息」炒股。

第二階段:摸索。 多少知道了點行規,例如停損、“截斷虧損,奔跑利潤”,但沒形成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第三階段:體驗風險。 虧錢賺經驗,深刻理解了行規的原理,此時有可能破產或遭受重大損失。

第四階段:久賭必贏。 建立了適合自己的完善的交易系統。

第九章、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陳江挺在這本書裡勾勒的交易系統有這樣的特點:單次交易成功率50%以上(能到80%就是千中選一的專家了),通過多次R乘數高的交易,最後實現“ 久賭必贏」。 在這樣的框架中,乾一票大的夠吃兩年這樣的行為(也就是所謂的單次「赫赫之功」)是不行的,因為這個交易框架的成功率還是偏低。

在芒格勾勒的交易框架中,透過多學科思維模型的耦合作用,可以實現成功率超過98%,當然這樣的機會非常非常稀少,這樣的話就可以透過「赫赫之功」來實現財富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