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晚年的不幸,其實從40歲就開始了,很準!

Advertisements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但若是棋局佈局不善,再精彩的終盤也無法翻盤。」這樣一句話,恰恰概括了很多人的人生。

Advertisements

從 40 歲開始,人生進入一個微妙的轉折期。這個年紀,大多數人已經初步步入中年,事業有了一定的基礎,生活也逐步步入穩定。可是,如果在這 40 歲前的人生階段,對於未來的"終盤"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那麼即便此後再努力,想要翻盤也已經太遲。就好比下西洋棋,開局失誤,最後再怎麼努力也難以扭轉頹勢。

人到中年之後,往往都會遇到三大難題:賺錢困難、花錢失控、身體健康下滑。這些看似獨特的人生難題,早在 40 歲就埋下了伏筆。

01 賺錢方面的頹勢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年輕時還能在職場上拼一拼,靠自己的努力往上爬,收入也能有所增長。但隨著年紀的成長,我們的職場競爭力也會逐漸下降。

就像我認識的那個大姐,她丈夫從小就是個安逸型的人,從來不喜歡拼搏,結果到了五十多歲,手裡也沒什麼存款,都是靠大姐來維持生活。

在年輕的時候,我們總認為自己的收入一定會越來越高,越到後來越會賺錢。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後,無論是因為工作穩定性下降,還是職場競爭力下降,收入都開始漸漸走下坡路。這對未來的養老來說,無疑是一大隱患。

我前幾天剛聽說,我們班的陳同學,從事著一份平凡的白領工作,工資收入一直都不高。可是,他從大學畢業就開始注重累積技能,同時利用職業技能發展自己的副業。

結果到了 40 歲的時候,他的副業收入已經遠超主業收入,綜合起來,他的收入已經是周圍同齡人的三倍多了。我真心佩服他的這種不斷進取的精神,因為這樣即便到了中年,他也能保持一個不錯的收入水平,為未來的養老鋪平道路。

所以說,年輕時代我們一定要時刻記住,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不斷學習新的技能,發展一份副業,這對於將來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如果到了 40 歲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賺錢能力開始下滑,那就真的來不及了。

Advertisements

02 花錢上面失控

對成年人來說,最重要的一課就是要學會理性地管理自己的收支。但現實中,很多人就是始終沒有掌握這個技能。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是經常有衝動消費的習慣,完全不注重未來的儲蓄。

就拿我認識的某位朋友來說吧。這個朋友五十多歲了,收入並不高,但每次只要一有什麼新玩意兒出現,他就忍不住要掏錢買。前兩年他貸款買了一輛豪華轎跑,花了一大筆錢。可是,就在不久前,他又衝動買了一塊名表,價格也不菲。

我真心替他擔心,要是這樣下去,他的積蓄很快就會被消耗乾淨。到時候等他真的退休了,恐怕生活品質會大打折扣。

更有甚者,我認識一位五十多歲的同事,他的收入確實不高,但是他偏偏還喜歡大手大腳地消費。前幾年,他就花了一大筆錢買了一套房子,結果現在供房壓力可想而知。更讓人擔心的是,他還有個孩子正在上學,教育費用對他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我實在是搞不懂,難道他就不擔心自己的退休生活嗎?

說實話,如果一個人始終沒有培養起良好的理財習慣,哪怕到了中年之後收入再高,恐怕也難以為自己的未來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記得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如果學不會駕馭金錢、駕馭自己的慾望,那就要被金錢和慾望所駕馭"。這句話說得太對了,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戒。

03 忽視健康的問題

Advertisements

人到了四十多歲,不管身體有多好,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小毛病。就好比一台老舊的機器,運轉了這麼多年,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重視自身的身體保養,小毛病很容易就會惡化成大問題,到時候不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晚年生活。

我就認識一個人,他從小就是個糖果迷,尤其是到了四五十歲之後,更是經常吃各種甜食。結果不出所料,他最後還是得了糖尿病。起初只是一些小症狀,可是他一直不重視,結果病情越來越嚴重,到最後還出現了併發症。我真為他感到遺憾,若是當初他能稍微注意一下飲食,又何至於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又比如說,我有一位朋友,從來就沒有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直到有一次偶然體檢,醫生告訴他血壓居然高達 180,這個可是非常危險的水平啊。這位朋友也嚇了一跳,趕緊調理起自己的飲食和作息。還好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他的血壓總算是恢復到了正常範圍。但是,如果當初他能夠定期體檢,又怎麼會讓病情惡化到這種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