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患者不要吃這幾種水果,恐加劇病情
Advertisements
有沒有人跟小編一樣,特別喜歡吃水果,各種顏色、各種口味的水果都愛。水果不僅營養豐富,口味特別多樣,是日常生活一定不能缺少的食物。但是,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胃不好的人,要少吃的幾種水果~
鮮棗
鮮棗口味清甜,吃起來爽脆可口,營養價值也高,鮮棗一直有「維生素丸」之稱,對美容、高血壓和癌症的預防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鮮棗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不太友善。
在鮮棗的棗皮中,膳食纖維的含量很高,棗皮薄但是質地堅硬,如果本身有胃粘膜的炎症或潰瘍,會進一步加劇疼痛和不適,另外膳食纖維攝入過多,也會導致腸胃不適。
柿子
黃澄澄的柿子,軟滑香甜,風味獨特,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但胃不好的人,就不建議過量食用柿子,柿子本身性涼,食用過多會導致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產生腹痛、腹瀉等症狀,空腹食用也會造成柿子內含的果膠和鞣酸在胃酸作用下形成不易消化的硬塊。
奇異果
獼猴桃也被稱為奇異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礦物質,一顆獼猴桃能提供的維生素C是人體每日需求量的兩倍之多,也被稱為是“水果之王”。
但獼猴桃屬於寒性水果,中醫認為食用過多會有損身體的陽氣,產生腹痛、腹瀉,另外內含的維生素和果膠,食用過多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加重腸胃負擔,也會產生腹痛、灼熱的症狀。胃不好的人,在天寒的時候尤其要注意少吃或不吃獼猴桃。
山楂
山楂吃起來酸爽開胃,內含的多種有機酸,對健胃消食、降壓降脂都有不錯的功效,但吃得過多也不好。
古代醫學中就有記載:「山楂破氣,不宜多食。多食耗氣,損齒。」山楂中果膠和單寧酸含量較高,與胃酸結合會形成不溶於水的沉澱,與山楂中果膠和單寧酸含量較高,與胃酸結合會形成不溶於水的沉澱,與山楂皮、山楂纖維和食物殘渣膠著在一起,容易形成胃結石,可能會引起胃潰瘍、胃出血等症狀。山楂煮熟之後會減少單寧酸的影響。
桃子
桃子是日常常見的一種水果,在眾多桃子品種之中,水蜜桃是最受大家喜愛的,甜蜜多汁,含鐵量十分豐富,對抗貧血、利尿、通便的效果十分的好,女性食用還能保持皮膚紅潤。
但食用過多,會導致口乾、口渴,同時桃子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物質,對於一些腸胃功能弱的人來說,不是很容易消化,增加腸胃的負擔,引起胃部不適,一般一天吃一個即可。
Advertisements
水果怎麼吃才好?
食用量
成人每天攝取200g-350g的新鮮水果(大約1-2個拳頭大小剛好)。
交換吃
每天選擇兩三個品種的水果交換來吃,每種水果不要吃太多,確保營養的均衡。
飯前or飯後
有人擔心飯前吃水果會受水果中的鞣酸影響導致結石,飯後吃擔心會消化不良,一般腸胃健康的人飯前或者飯後吃適量吃水果都可以,但是消化不太好的人建議飯後1-2小時吃,食用量不要過多。
養胃注意這幾點
1.三餐均衡,吃飯要吃七八分飽
吃飯盡量保障三餐的時間穩定,保障日常碳水、脂肪和蛋白質的均衡攝入,盡量不要偏食、挑食,每餐不宜吃得過飽,保證七八分的飽度即可,更容易腸胃的消化。
要知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透露,長壽秘訣就是兩個字「適度」。
想了解更多「適度」的好處,請參考這篇文章:111歲!全球在世最長壽男性!長壽秘訣他說了2個字,很多人都做不到。
所以吃飯時也要適量,七分八分飽最健康。
Advertisements
2.吃飯要細嚼慢嚥,不要過快
我們在進食的時候,大腦發出「我飽了」的指令大約需要10-20分鐘,所以如果吃飯的時候狼吞虎嚥,很容易產生還沒吃飽的感覺,等到大腦發出指令的時候,才發現已經吃得太撐了。
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嚥,一餐盡量吃到20分鐘,不僅有利於消化,還有助於我們的大腦及時給予回饋,避免吃得太飽。
3.少吃湯泡飯
湯泡飯水分較多,飯會比較鬆軟,很容易吞嚥,口感也更好,人們因此咀嚼時間減少,食物還沒經咀嚼爛就連同湯一起快速吞嚥下去,不利於食物消化也增加腸胃負擔。
想喝湯,建議飯前喝湯不僅可以將口腔和食道潤滑一下,還能增加飽腹感,降低食慾,從而在吃飯的時候控制飲食,這樣就更不容易吃撐了。
參考文獻:《三種水果加重老胃病》馬靜瑤-《保健文匯》2020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