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廚房裡的食物,可能在偷偷變質;用太久的東西,供養著好幾代細菌,還散發著迷之酸臭味;
有些老化的電器,雜質早就超標了;還有囤久了不捨得丟的東西,其實傷身又傷心。
另外,研究證明,及時地把不需要的東西丟掉,可以顯著增加幸福感。
我們總結了一份超實用的換新清單,大家可以對照檢查。
看完,隨手轉寄到名字叫「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群組,不就是一份誠意滿滿的「電子年貨」嘛~
為了您的健康和生活幸福,請順手把這10樣東西丟掉吧!
一、髒油壺裡的油
用油壺分裝油的朋友,其實你已經做的很棒了。但要注意油壺裡的快用完,千萬不要直接往裡添啊啊啊!
油從被倒入油壺的第一天,就在加速氧化,氧化油脂中會形成小分子的酮、醛等很多不利於健康的物質。
根據實驗,1升裝的葵花籽油如果以每天打開一次、倒出30 毫升的頻率使用,28 天後過氧化值達到18.08 毫克當量(meq)/千克,基本到了變質線(19.7毫克當量/公斤)。
即使油壺裡的油用完了,壺壁上掛著的油脂與空氣全方位接觸,氧化速度更快,過氧化值更高對新油的破壞力更強。
正確做法:
每次倒新油前一定要先清洗油壺。太久沒洗不如換新的,最好是密封玻璃或陶瓷材質。
二、沒放冰箱的調味料
家裡的調味料沒照說明儲存,一大半可能都該丟了。
例如蠔油,裡面有豐富的胺基酸、糖等營養物質,含水量也不低,是黴菌生長的超絕環境。
若開封後常溫放,空氣中的微生物會趁著蓋子打開的時候,留在蠔油瓶瓶口,也會進入蠔油內部,不斷分解蠔油中的營養物質,容易變質發黴。
而冰箱冷藏的低溫環境,可以有效延緩這些發生,如果你家的蠔油發霉了,或者聞著不對,質地發生變化,建議直接換!
請注意,並非所有調味料都需要冷藏。以下會列舉一些需要冷藏的調味料。
調味汁:耗油、鮮雞汁、沙拉汁、低鹽醬油
調味醬:番茄醬、沙拉醬、果醬、煉乳、拌飯醬
發酵食品:黃豆醬、豆瓣醬、甜麵醬、腐乳、米酒、泡菜
三、洗碗海綿
洗碗海綿分離殘渣、吸附油脂能力真心不錯,且泡沫豐富,這得益於它的多孔結構。
但多孔結構也讓海綿格外吸水和持水,費勁兒捏還是有水分。孔隙也容易藏污納垢,例如油污、食物殘渣等。
微生物最愛這種地方,潮濕又有營養。可能你用完會用洗潔精涮兩下,但如果平放洗碗海綿,殘留水分在裡面停留更久。時間一長,還是會滋生肉眼不可見的細菌。
推薦兩種「能快速乾燥」的洗碗神器。
一是木漿海綿。標準稱為「再生纖維素纖維海綿」特性是不容易吸油,孔洞直徑大過普通海綿,通風更容易晾乾,
二是超細旦纖維抹布。纖維細,比棉布表面積更大,能牢牢抓住水分灰塵,且吸水不吃水。
四、發黴砧板
深圳消費者協會曾做過實驗,使用超過兩年的砧板菌落總數都超過 3000 cfu/cm2。
砧板材質不一,但用久了都有 bug。例如樸素的竹砧板,纖維結構不緊密,易產生大量刮痕,給細菌安家。而它在潮濕氣候的地區很容易發黴,在寒冷乾燥的地區又太容易變變形。
主廚愛用的木砧板,即使很多是鐵樹、檀木這種堅硬木料,在使用中依然會有刀痕,而且木砧板很容易因為潮濕產生細菌。而塑膠砧板沒想像中堅固,還易沾附油脂和食物殘渣,用著就掉渣、發黃。
不妨換一塊新的
想刀感好,試試矽橡膠砧板;想乾淨,可以嘗試不銹鋼砧板。如果買給爸媽,記得根據他們的烹飪習慣選材。最後推薦買倆,生熟分開還能搭配更多操作場景。
Advertisements
五、發臭拖鞋
浴室總是一股酸臭味,看看是不是拖鞋的鍋子。
塑膠拖鞋,不透氣的材質,粗糙有紋理的表面,多孔多縫的設計,特別容易藏污納垢,再加上腳汗和皮脂供養,專性厭氧菌大肆繁衍就會代謝酸臭味的物質。
材質上,PVC 材質的踩屎感拖鞋更臭,易破的泡孔 +發泡工藝,簡直細菌大酒店。設計上,有許多凹凸紋理的、鞋面鞋底黏合成形的,也容易發臭。
建議:
人類的腳無時無刻不在分泌汗液,如果想讓拖鞋臭的晚一點,除了勤洗腳,可以換一雙「一體成型、接觸面相對平滑、無孔洞設計」的EVA 材質拖鞋。
六、內膽刮花的電鍋
電鍋內膽刮後,容易產生了大問題。
內膽刮花後,上面的不沾塗層也會脫落,煮飯一不小心就沾鍋。沾鍋洗不乾淨,容易猛刷,越刷塗層脫落越多,沾鍋就更嚴重了。
這種情況下,食物也容易焦糊,可能產生丙烯醯胺等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
另外,目前主流的電鍋內膽基材是鋁合金,塗層脫落後繼續煮飯可能溶出鋁元素。用電鍋做酸辣湯、糖醋排骨,酸性環境下鋁更容易溶出!鋁元素進入人體後不易被排出,長期大量在人體內蓄積,會影響骨骼和神經系統的健康,造成一定慢性損害。
內膽刮花了,就換一個吧!
塗層不易脫落的材質:陶瓷塗層; PFA塗層;鐵氟龍塗層
七、圖案脫落的陶瓷碗
正常情況下,只要陶瓷碗符合有關執行標準,就表示重金屬析出在安全範圍內,可接觸食品,不管是釉下彩還是釉上彩都可用。
但有時,有圖案的陶瓷碗就是從市集隨手淘來的,壓根沒有執行標準。
這時要小心「釉上彩」工藝,因為彩繪圖案在最外層,顏料中通常有鉛、鎘等重金屬,釉上彩屬於相對低溫燒製,容易出現磨損、掉色,重金屬析出風險更高!
大家可以透過外觀質地大致判斷:釉上彩一般摸起來相對粗糙,是貼紙的質感,光源下有圖案和沒圖案的部分折射光不一致。
建議
安全起見,對於找不到執行標準的,圖案還脫落了的陶瓷碗,直接換掉。買的時候認準有關標准製程優先選「釉下彩、釉中彩」。
八、常年不穿的舊衣服
那些被藏在角落、常年不穿的舊衣服、舊日物品,趁這回大掃除也扔了吧。
長時間囤積在櫃子裡的衣服,可能早就有細菌、蟑螂、蟎蟲的家族部落,會影響到衣櫃裡的其它衣服,穿著導致皮膚瘙癢甚至過敏。家裡東西囤得太多,擁擠雜亂,還有可能增加摔角骨折的風險,對老人小孩來說格外危險。
而且研究表明,身邊的堆積物越多,壓力水平越高,也更容易產生低落的情緒、社交自我隔離、睡眠品質也會受影響,嚴重的情況可能會造成「囤積障礙」。
九、資訊超載的手機
丟手機是不可能的,但是過量的資訊、刷不完的短影片會讓我們「身心俱疲」。
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到資訊過載其實會給我們帶來無形的壓力,總怕錯過一些網路新東西。但其實錯過了,也不會怎樣。
尤其是基於演算法推薦的短視頻,會讓人更容易沉迷於短視頻,甚至成癮,慢慢失去自製力。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還有可能出現更高的焦慮和無力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出現認知問題,做出糟糕的決策。
不如試著放下手機,體驗具體的生活,例如和家人吃飯、和朋友聊天、抱抱自己的貓。生活的意義,原本就是由無數個瞬間組成哦。
十、壞情緒
Advertisements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常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十分有助於身體健康。
與此相對應,壞情緒就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
壞情緒如焦慮、憤怒和憂鬱會損害免疫系統、引發心血管疾病、導致消化問題、加劇慢性疼痛,影響睡眠和內分泌,甚至損傷大腦功能,增加健康風險。長期負面情緒對身體和心理的危害深遠。
所以說,讓我們把壞情緒都統統丟掉吧,為了身體將康,擁抱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