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突然腿抽筋,就是缺乏鈣質?未必!還有5個原因,別輕易忽略了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不少人在睡覺的時候,都會突然出現腿部抽筋的狀況,這讓不少人都覺得是缺乏鈣導致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人體在睡覺時,骨骼以及肌肉都處於放鬆的狀態下,如果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了抽筋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缺乏鈣導致的。

因為鈣離子是我們人體當中重要的礦物質元素之一,當體內的鈣離子流失過多時,就很容易會導致肌肉出現痙攣或是抽筋。

但缺乏鈣質僅僅是導致晚上腿抽筋的因素之一,除了缺鈣,還可能有其它原因。

如果在入睡後,經常出現腿抽筋的情況,可能是以下這5種原因所致。

1.缺鈣抽筋

如果長時間缺乏鈣,會影響骨骼的健康,而骨骼中的鈣元素流失過多,就會讓肌肉處於興奮狀態,進而引起痙攣,使人感到疼痛。

對於兒童和老人來說,需要及時補充鈣質。

另外,對於孕婦和哺乳期的婦女來說,由於體內鈣元素的流失較為嚴重,就會讓孕婦和嬰兒出現抽筋的現象。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像是牛奶、優格、豆類、魚蝦等等。同時也要多曬太陽,這樣能夠促進身體對鈣元素的吸收。

2.過度疲勞

當人過度疲勞時,也容易發生腿部抽筋。疲勞是肌肉組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當肌肉組織的代謝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等堆積過多時,肌肉的收縮就會出現異常。

當睡眠中肌肉突然受到刺激而收縮時,就會引起抽筋。

人體在劇烈運動時,如長跑、登山、游泳等,都會造成小腿肌肉痙攣。

這是因為肌肉在疲勞狀態下仍持續運作,代謝物堆積過多。如果運動前不注意熱身和充分的準備活動,容易引起小腿肌肉的痙攣。

Advertisements

在寒冷的環境中活動,如寒冷的冬季在寒冷的室外運動時,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就去游泳或從事冷水浴,也容易發生小腿抽筋。

3.受涼抽筋

如果腿部受涼,會導致腿部肌肉出現痙攣,進而引發腿抽筋。

許多人在睡覺的時候都會把空調或電風扇開得很低,或是在睡覺前沒有將棉被蓋好,讓腿部受涼,受涼後腿部肌肉就會處於收縮狀態。

當腿部肌肉處於收縮狀態時,就會產生大量的酸性代謝物質,導致腿部肌肉出現痙攣現象。

而這種現像一旦發生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會讓人特別難受。

建議:平常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覺的時候,要把棉被蓋好,不能讓小腿露出來。

如果經常在睡覺時發生腿抽筋的現象,就可以透過熱敷、泡腳等方式來進行改善。

4.動脈粥狀硬化

當人的血管出現問題時,血液循環就會受到影響。如果發生動脈粥狀硬化,會導致血管壁變厚、彈性下降,血流不暢,進而引發腿部肌肉痙攣的現象。這種情況在夜間更為明顯,尤其是在長時間保持相同睡姿時,可能會因為局部供血不足而導致腿部抽筋。

此外,動脈粥狀硬化也會造成下肢血管阻塞,導致局部組織缺氧、缺血,進一步加重肌肉的痙攣和疼痛感。患者常在夜間或清晨醒來時感到小腿或足部抽搐,並伴隨冰冷、麻木或刺痛感。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出現間歇性跛行,即在走一段路後腿部肌肉因缺血而疼痛,不得不停下來休息,待血液恢復供應後才能繼續行走。

長期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的人是動脈粥狀硬化的高危險群,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引起重視。如果經常在夜間發生腿部抽筋,並伴隨下肢乏力、冰冷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血管檢查。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多進行溫和的運動,如散步、騎行等,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5.糖尿病

Advertisements

糖尿病會引起血液循環不良,可能會引起腿部抽筋。因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出現神經 病變,神經 病變與下肢血管神經有關。當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神經 病變時,可導致下肢供血不足,造成抽筋。

另外,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骨質疏鬆,而骨質疏鬆與缺乏鈣、鈣代謝異常等有關。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容易出現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失調症狀,導致代謝廢物沉積在組織中,造成血管硬化、缺血,造成腿部抽筋。

如果你的腿部經常抽筋,不一定是缺乏鈣的原因,建議儘早醫,排除病理性原因,避免是其他病症引起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