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菜回鍋、死鼠慢燉、豬肺當抹布:外賣行業的黑暗內幕,騎手都不敢吃的6大外賣!

Advertisements

打工人想吃頓安心飯,怎麼這麼難?

每年的315晚會,都會掀起一場食品安全的風暴,讓無數消費者破防。

從午餐吃的黃燜雞,到下午茶的奶茶,再到加班時續命的烤腸,幾乎覆蓋了打工人的全部飲食鏈。我們習以為常的外賣,究竟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或許你會覺得,外帶的衛生狀況不可能太好,但當315曝光出某些黃燜雞門店回收剩菜繼續使用,甚至隔夜發黑的牛肉染色後冒充新鮮牛肉時,很多人還是震驚了。

“知道不乾淨,沒想到這麼不乾淨…”

事實上,每年的315晚會都會揭露大量食品安全問題,從知名連鎖店到街邊小舖,無一倖免。而這背後,隱藏著更龐大的「灰色地帶」——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可能還潛伏著更多衛生堪憂的外帶餐廳。

這幾天,#外送員從來不碰的外賣有哪些#的話題,隨著315的曝光,強勢登上熱搜。

作為與店舖頻繁接觸的第一線人物,外賣員比誰都更清楚哪些店舖的後廚髒亂差、食材不新鮮,甚至連自己送餐的外賣都不敢吃。

今天,就讓我們來揭秘外送騎手們都避之不及的6大外賣,看看你是不是也經常「踩雷」。

1. 粥類:所謂“現熬”,可能是化學勾兌+隔夜回鍋

誰在點粥?

很多人點粥,往往是身體不舒服、腸胃不適,想吃點溫熱、清淡的東西。尤其是女生,注重健康、講究衛生,所以粥類外送一直都很受歡迎。

但你知道嗎?

很多外帶粥店,根本不會花時間慢慢熬粥,而是直接加增稠劑讓粥看起來濃稠滑順。所謂的「現熬」更是個笑話,實際操作可能是:

早上熬一大鍋,然後分批加熱販售;

前一天賣不完的粥,隔天繼續加熱處理,連鍋子都不用洗;

有些黑心店舖的「海鮮粥」甚至是用臭蝦、隔夜螃蟹煮的,調味料蓋住腥味,根本吃不出來。

案例曝光:知名品牌也不乾淨!

曾被曝光的三米粥鋪、曼玲粥店,都是全國知名的連鎖品牌,卻被發現後廚惡劣:員工徒手抓食材、老鼠橫行、洗菜水反覆使用…

曾有悲劇:吃粥竟然誘發疾病?

知名美女作者“瞎書”,因為罕見疾病去世,年僅29歲。而她病情惡化的起點,竟然是一次點外送喝粥的經驗…

2. 炸雞、炸雞排:油炸≠安全,「殭屍肉」+回鍋油才是常態

炸雞,到底炸了多久?

炸雞、炸雞排,金黃酥脆的外皮下包裹著嫩滑多汁的雞肉,讓人垂涎欲滴,尤其是年輕人、學生族群,簡直是「快樂源泉」。

但你是否想過,這份「快樂」可能是地溝油、劣質雞肉、食品添加劑拼湊出來的?

殭屍肉:冷凍十年,照樣炸給你吃

新聞曾曝光,一些小作坊為了節省成本,會採購**「殭屍肉」**——也就是已經冷凍多年、顏色發黑、甚至長霉點的雞肉,這些原本應該銷毀的「廢棄肉」經過化學泡製、調味醃製,再裹上一層厚厚的麵糊,就變成了一塊「美味」炸雞排

Advertisements

消費者根本無法分辨雞肉的新鮮度,因為厚重的炸粉能遮蓋一切!你以為你吃的是外酥內嫩的鮮嫩雞胸肉,實際上可能是過期五六年的冷凍肉塊。

更可怕的是,一些商家還會採購激素雞、速生雞,這些雞在短短40天內被餵食激素催生,肉質鬆散,甚至可能含有藥物殘留。

炸油反覆用,炸鍋不知洗過幾次

你可能以為,高溫油炸可以殺死一切細菌,吃炸雞至少不會吃出食物中毒?

但**「油炸」本身,可能就是最大的問題!**

  • 你吃的是炸雞,還是「地溝油」? 炸雞外皮的香味,往往不是雞肉本身的香氣,而是油炸過程中形成的焦化物。但你可能沒想到,許多小作坊為了省錢,根本不會頻繁更換炸油,而是不斷重複使用,炸到油徹底變黑才會換新

  • 長時間高溫加熱的油,會產生大量致癌物,比如苯並芘和丙烯醯胺,這些都是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列出的致癌物

  • 有的黑心商家甚至直接回收顧客吃剩的炸雞,剝去炸皮、重新醃製,再次炸一遍,外表看不出來,但其實你吃的可能是別人剩下的殘渣。

知名連鎖店也不乾淨

別以為只有街邊無證炸雞店才這樣幹,連鎖品牌同樣難逃食品安全問題

  • 2023年,某知名炸雞品牌被曝光,員工直接在地上剁雞肉,甚至徒手拌炸雞粉,連手套都不戴。

  • 有門店被查出炸雞存放在廁所旁邊,雞肉直接擺放在地上,旁邊就是堆積如山的垃圾袋。

騎手們都心知肚明,很多炸雞店是絕對不能吃的!

下次你再點炸雞時,真的還能吃得下去嗎?

3. 麻辣燙:骨湯?不存在的,洗菜水罷了!

麻辣燙是許多人心頭的「白月光」,無論是寒冷的冬天還是宵夜時刻,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麻辣燙,總能讓人食慾大開。

但你以為你喝的是用牛骨、豬骨熬製出來的濃郁高湯?事實上,你喝的很可能只是一鍋反覆使用的洗菜水

湯底的真相:粉末兌出來的「假骨湯」

許多人覺得麻辣燙的湯特別香,甚至比自己在家熬的骨湯還要濃郁,但這其實是化學勾兌的結果

真正的麻辣燙店,尤其是小型外賣店,根本不會花費數小時去熬製真正的骨湯,而是直接使用濃縮湯粉+香精+增稠劑調製出類似「熬製骨湯」的口感。

  • 骨湯香味?來自化學香精,一小勺香精粉能讓整鍋湯都充滿「骨香」。

  • 湯底顏色濃郁?來自增稠劑,讓湯底看起來像熬了十幾個小時一樣。

  • 麻辣燙裡的辣椒油?可能是地溝油!

黑心操作:湯底反覆使用,菜葉漂浮3天

最令人作嘔的黑幕是,許多小店的麻辣燙湯底從不換新,而是用一鍋「老湯」不斷加水、加調料循環使用

有前員工曝光:他們店裡的湯底從來不倒掉,每天只是撇去表面的浮沫,繼續加調料煮,有時候湯裡甚至會漂著前一天的菜葉和剩餘食材。

更離譜的是,一些店鋪的後廚衛生極差,甚至有老鼠爬進湯鍋,店員撈出來扔掉後繼續用這鍋湯

麻辣燙裡的「問題食材」

  • 劣質火鍋料: 大部分麻辣燙的「牛肉丸」「蟹肉棒」都是低端合成食品,真正的牛肉含量可能不到5%。

  • 久泡蔬菜: 一些商家為了節省人力,把青菜提前泡在水裡,導致蔬菜中的營養成分流失,甚至滋生細菌

  • 廉價粉絲: 有些粉絲並不是用紅薯粉製作,而是使用劣質澱粉+增白劑勾兌,可能含有甲醛超標

所以,下次再點麻辣燙,先想想你喝的到底是骨湯,還是一鍋「洗菜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