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這孩子怎麼還不到來,莫非真會違詔抗命,膽敢謀反不成?

Advertisements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六月,唐高祖帶著嬪妃前往宜君縣山中的仁智宮避暑,命太子李建成留守京城,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隨駕同行。唐高祖這樣安排,原是想把他們三兄弟分開,免得都留在京中生出事端。誰知這一來卻正中太子李建成的下懷。原來,他與齊王李元吉早已定下密謀,想趁唐高祖外出之機發動兵變,佔據京城長安,登極稱帝,尊高祖為太上皇,封李元吉為皇太弟。於是,李建成讓李元吉乘機謀害李世民,並說:“我們的計劃,不管是一舉成功,平安無事,還是發生變故,面臨危險,都要決定下來!”李元吉巴不得有這一天,說道:“哥哥放心!我一定親手殺死世民,替哥哥拔去眼中釘,踢開絆腳石!”

李建成先已密令慶州都督楊文幹募集勇士送來長安,這時又密派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帶領兵士,由長安押送盔甲兵器前往慶州,讓楊文幹起兵接應。爾朱煥、橋公山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親信驍將,但舉兵謀反,卻從來沒有想到過,不禁心中打鼓,生怕事發後招來殺身之禍,且落個千古罵名。他倆行至豳州地方,再也不敢前進,經過一番審時度勢、權衡禍福利害的緊張商議,便直奔仁智宮,向唐高祖告發了太子李建成要在長安謀反,讓楊文幹起兵接應。同時,寧州人杜鳳舉也趕到了仁智宮,揭發太子勾結慶州都督楊文幹企圖謀反的事。

唐高祖萬萬沒有想到太子李建成會做出如此不忠不孝的叛逆之事,不禁驚恨攻心,渾身顫抖,一時竟說不出話來。過了好半天,方始平靜,忙佈置對策。他先寫了一封親筆詔書,假託別的事情,傳召李建成速來仁智宮商議;然後又召司農宇文穎進宮,命他馳往慶州,宣召楊文幹來仁智宮見駕。宇文穎原與太子、齊王親密,今見聖怒不測,急忙去向齊王李元吉報信。李元吉遂囑他急速前去,傳語楊文幹不要前來,擁兵待變。

太子李建成接到父皇親筆詔書,料想事已洩露,不禁害怕起來,忙與身邊官屬商議對策。太子舍人徐師遠說:「殿下前去定要大禍臨頭,只有發兵起事,佔據長安,才是出路。」詹事主簿趙弘智說:「事機已洩,貿然起兵,必定兇多吉少。伸利弊,以屈求取捨,殿下還是免得屏子服事,必定兇多吉。下,當會有轉圜餘地。便稍事安排,起程前往仁智宮。行了不到六十里,李建成一行來到北魏時毛鴻賓留下的一座堡柵,便讓所屬官員護衛在此暫息,自己帶領十幾人隨從人員騎馬先行。

一日,唐高祖正在殿內計算時日,心想建成這孩子怎麼還不到來,莫非真會違詔抗命,膽敢謀反不成?越想越氣,不禁在大腿上猛擊了一掌,一陣熱辣辣的疼痛鑽心,用手又輕輕撫搓起來。這時,忽聽內監傳唱:「太子殿下進見!」高祖抬起頭來,只見李建成已匍匐爬到腳下,伏地叩頭,嗚咽道:「臣子建成不忠不孝,罪孽深重,今知錯了,請父皇處!」說著,猛地躍起,以頭死觸地,撞得幾乎死觸地過去。高祖見狀,痛罵一頓,便命將李建成安放在帷幕下面,只用麥飯給他充飢,由殿中監陳福看守。這天夜裡,唐高祖擔心盜兵發難,變生不測,就帶著警衛部隊離開仁智宮,從南方走出山來。等到走了數十里路程,迎面遇見太子的東宮官屬相繼到來,高祖便命令以三十人為一隊,將兵馬分散開來,圍繞仁智宮守衛防禦。第二天,唐高祖見一切平靜如常,才又返回仁智宮去。

宇文穎到達慶州以後,將仁智宮發生的情況告訴楊文幹,並說齊王李元吉叫他不要前去見駕。楊文幹見事機洩露,豈能坐以待斃,便與宇文穎商議,於六月二十四日起兵造反,率領大軍直向寧州攻來。

二十六日,唐高祖接到楊文幹反叛的緊急軍情報告,這一驚嚇非同小可,急命傳令左武衛將軍錢九隴、靈州都督楊師道發兵阻剿,又傳召秦王李世民速來商量對策。李世民笑道:「楊文幹這小子狂悖叛逆,有什麼可怕的?想來他的僚屬部下或地方州縣已經把他擒獲殺掉了。不然,就算已給了他片刻喘息的時間,現在只要派遣一員將領前去討伐,也定能馬到功成,足夠了!」高祖意說以後:「恐怕叛亂者回來了」這件事之差:太過令你說出來!」 ,我就立你為太子,廢建成為蜀王。李世民還想說些什麼,也只好打住,道聲“父皇保重,孩兒遵命就是”,便拜辭退出了。

李世民率領軍隊出發後,齊王李元吉和嬪妃們輪番替李建成求情。那與太子、齊王關係曖昧的張婕妤、尹德妃,更是使出渾身解數,詆毀李世民,稱譽李建成,這個說:「秦王一向憎恨臣妾,陛下萬年以後,我們母子一定不為秦王所容,將太子讓我們拯救無葬臣妾,說:「太子」太拿給我們。令封德彝也在外朝遊說營救,極力勸諫高祖不要廢掉太子,並說:「秦王自恃功高望重,不服位居太子之下,才使太子不得自安。」高祖本來就恪守「立王嫡以長」的原則,沒有太子不得自安。」高祖本來就恪守「立王嫡以長」的原則,沒有準備廢止子所想。現在既然眾人反對,紛紛替建成求情,且世民已經前去平叛,料想叛亂不會蔓延,正好聽從眾人規勸,順坡下驢,不再實踐改立世民為太子的諾言。高祖主意已定,便將太子建成叫來,責備幾句不能兄弟和睦的話,仍命他即回長安,駐守京城。然後,又把他們兄弟不能相容的責任,一古腦兒推給東宮的太子中允王眰、左衛率韋挺和秦王府的天策兵曹參軍杜淹,說他們在太子、秦王之間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一併流放到西南邊遠的睚州。

太子李建成勾結慶州都督楊文幹起兵謀反的嚴重事件,早已超出了「兄弟不和」的範圍,但在唐高祖的袒護下,卻大事化小,草草收場了。就唐高祖的本意而言,很可能是想繼續讓三個兒子各安其所,力求避免「骨肉相殘」的局面出現。但是,這種背棄廢立太子的諾言,出爾反爾、偏袒一方的處置,實際上只能起到使秦王一方寒心、為太子一方張目的作用,進一步加劇雙方的明爭暗鬥。特別是太子和齊王,透過這一事件,已經感到了父皇感情的天平傾向了自己一方,看到了自己一方在內宮外朝勢力的強大,必然會更加有恃無恐,加緊謀害秦王李世民、分化打擊秦王府勢力的活動。果不其然,雙方另一個鬥爭的高潮接踵而至了。

Advertisements

隨著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步步進逼,秦王府的官屬都深懷憂懼,紛紛請秦王李世民早定萬全之策。程知節在被外放康州刺史時,對李世民說:“輔佐大王的將領幕僚屢遭誣陷,大王自身又怎能長久呢!我誓死不離開京城,請大王早定決策,以防不測。”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齡並同李世民的妻兄、比部郎中長孫無忌密謀商議,說:“現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一旦禍機發動,豈知秦王府不可收拾,就是國家的存亡都成問題。不知勸說秦王采取周公平定管叔、蔡叔的行動,誅殺太子和齊王,以便安定皇室和國家。”長孫無忌表示完全同意,說:“我有這一想法已經很久了,只是沒敢講出口來。請讓我為您禀告秦王,共商大計。”於是,秦王李世民傳召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商議此事,他們共同勸說李世民採取果斷措施,先發製人,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嘆息著說:「骨肉互相殘殺,古今都是大惡。我誠然知道大禍即將來臨,但是,等他們下手以後,再舉義師討伐他們,不是更好嗎?」房玄齡說:「大王功蓋天下,中外歸心,理當繼承皇帝的偉大嗎?」房玄齡說:「大王功蓋天下,中外歸心,理當繼承皇帝的偉大事勳現在。動,容我從長計議。州大都督李靖、行軍總管李世勣等人聯繫,徵詢意見,李靖。軍尉遲敬德等人密謀策劃,日夜勸說秦王李世民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此時,李建成、李元吉也加緊了謀害李世民的步伐,與張婕妤、尹德妃等人日夜不停地誣陷李世民。高祖信以為真,決定懲罰秦王。大臣陳叔達聞訊,急忙進諫說:「秦王為國家立了巨大功勞,是不能夠廢黜的。況且,他性情剛直嚴正,如果受到折辱貶斥,恐怕經受不住內心的憂鬱憤鬱,一旦憂鬱成容疾,得不治之症,陛下後得不及了。

李建成、李元吉原以為這次定會將李世民的王爵革去,誰知又被他避過,心中好不氣惱。兩人經過一番密商策劃,一個新的陰謀又在醞釀了。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夏天,李元吉告發秦王府車騎將軍在洛陽召兵買馬,圖謀不軌。唐高祖又驚又怒,立命傳召張亮進京,交付法司嚴審查證。張亮泰然說:「操練兵馬,職責所在。此為不軌,亮無話說。」說罷,雙眼微閉,到底不發一言。經過反覆審問,多方查證,終無謀反實據,只得無罪釋放,讓他仍回洛陽去了。

李建成、李元吉原想透過誣告張亮謀為不軌,牽連李世民,坐以通同謀叛之罪,結果又成了泡影。於是,兩人又密謀策劃,以張亮返回洛陽、特向秦王祝賀的名義,邀李世民來東宮夜宴,用鴯羽浸泡過的毒酒毒害他。為防止李世民心中生疑,托詞不來,又邀淮安王李神通前來作陪。當晚,李世民、李神通如期來到東宮,李建成、李元吉迎接入內坐定,說幾句祝賀、寒暄的套話,便喚來歌伎侑酒,頓時竹絲聲聲,舞姿翩翩,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及至酒過三巡,李建成親自接過侍女送上的酒壺,先自斟自飲一杯,然後轉身為李世民滿斟一杯,復轉身為李神通滿斟一杯,二人舉起,一飲而盡。李元吉說:「小弟借花獻佛,也敬二哥一杯!」說罷,伸手去接李建成遞過來的酒壺,卻被身後的一個侍女搶先接過,說聲“此酒冷了,奴婢拿去熱熱再飲”,便轉身持 壺而去。李元吉先是一愣,待轉身望去,那侍女已然不見,只得強忍怒氣,吩咐道:「快拿 酒來,我要同二哥喝個一醉方休。」此時,李世民喝的李建成那杯酒,毒性已經發作,心口突然絞痛,一連吐出數口黑血。李神通見狀,急忙將李世民扶回西宮,傳喚太醫搶治,服下解毒藥物,吐血數升,方始安穩,臥床休息。

原來,李元吉、李建成密謀用鴛鴦壺盛酒毒害李世民之時,恰被李元吉的嫡妃楊氏在室外聽見,不禁大吃一驚。這款鴛鴦壺可分置兩種酒,只要轉換斟酒手法,即可依照意願斟出所要的酒,不會被人看破。楊妃一向不滿齊王所為,屢次勸說,齊王李元吉不但不聽,還大吵大鬧,罵她心向秦王,大背婦道,致使夫妻失和,離心離德。楊妃既知李建成、李元吉今夜設宴毒害秦王,便暗自來到東宮,觀察動靜。今見李建成用鴛鴦壺斟酒,李世民毫無覺察,滿飲一杯,便一心想救李世民性命,忙叫隨來心腹侍女來到李元吉身後,乘機將鴛鴦壺接過拿出,悄然離開東宮。 ——後來李世民誅殺李元吉,而納楊妃為己妃,內中情由,或許也有一因是為報救命之恩吧?

高祖得到淮安王李神通的奏報,便親自來到西宮探視,詢問李世民的病情。他心中自然明白,料定這是李建成、李元吉暗中加害,但只是對建成說:「秦王一向不能飲酒,你今後再不要與他夜間聚飲。」然後又安撫李世民說:「發動晉陽起兵並取得成功,原是你的謀劃計策;使天下統一歸順,也全靠你的功勞。當初我想立你為太子,你堅忍不拔,他已經接受了現在還堅守等。 ,不禁滴下兩行老淚,稍停片刻,又說:「看來你們兄弟猜忌太深,終難和睦相處,同在京師,一定會發生忿激紛爭,互不相容。左右,稍盡孝心,怎能遠離父皇膝下呢!」說罷嗚咽抽泣,悲痛難已。高祖安慰說:「漢臣陸賈,還有出使遠方之事。我們是四方之主,天下為家。況且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相隔很近,來去便利,我只要想念你,馬上就可動身前去,不要煩惱悲傷了。」李世民也勉強得國之父